当中文应用的界面语言设置为英文(或者其他西文语种)时,对视觉设计敏感的用户常常会有这样的反馈:英文界面总是“差点意思”,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太对。用户产生这样的感觉,原因很可能在于字体的选择。那么,为 APP 界面选择字体,我们应该有哪些考量?
考量一:语种支持如果本地 APP 需要“出海”且涉及到多门小语种,选字的首要考虑因素的也许是语种支持,以确保所有语言的字符都能完整展示。蒙纳字库中,有多款名称中含有 World 的经典字体均可支持 150 种以上的语言:Neue Helvetica World,Neue Frutiger World,Avenir Next World。
值得一提的是,蒙纳还有与这些多语种字体风格匹配的中日韩字体。比如:Neue Frutiger World,就有基于其风格设计的日文字体 Tazugane,以及中文字体翔鹤黑体,真正实现“百种文字,统一风格”。
考量二:风格选定这也许是选字过程中设计师和品牌营销人纠结最多的环节。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及:Arial 和 Times New Roman 广受企业的青睐。但在 APP 界面设计里,这两款字通常并非首选,尤其是后者,只适合极少数 APP 的界面风格。
时尚是个轮回:上一个十年,一众奢侈品字标被“削”成了无衬线,这股无衬线风潮也蔓延到各行各业。而当下,衬线字体又悄然回归,今年 Burberry 把商标字体改回衬线体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此外,移动设备的屏幕越来越精细,衬线字体在屏幕上的显示效果也更加锐利精致。尽管如此,规整干练,清爽易认,带有一定几何感的无衬线字体依然是 APP 界面字体的主流。
当然,凡事无绝对。精致、学究、高端、雅致……这些风格的表达,仍然是衬线字体的强项。当 APP 的定位更偏向展示(而非功能性)时,类似 Sabon,Cotford 等衬线体仍然是绝佳的选择。此外,当界面有字号较大的文字,使用衬线体往往可以成为亮眼的点缀。
考量三:品牌个性就算一款字体作为“单品”如何赏心悦目,我们也无法忽略“和谐”这一关键要素。如果企业已经有使用成熟的中文视觉规范,西文字体的选择也应当对风格的和谐匹配深思熟虑。比如:企业试图呈现亲和温暖的观感,那么使用圆润的 Gotham Rounded 也许会比笔画锐利的 Proxima 更合适。多数字体并无“优劣”之分,当眼光敏锐的“买手”将其用在合适的地方,又或者形成和谐的组合,才能让每一款字体的优势展现得玲离尽致。
考量四:易认性手机 APP 与其他载体的区别之处还在于:除了屏幕面积小,用户使用 APP 时有可能是步行状态,屏幕也会随之轻微晃动。因此,界面文字的易认性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尤其是要强调数字展示的时候。这也许是无衬线字体持续成为主流界面字体的原因之一(不管衬线字体潮流如何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
接下来,让我们来盘点在 App Store 上那些热门应用使用的界面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