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主要忙的事情就是科学测评出题。之前三月三放假去阳朔旅行给了我很多灵感。在去阳朔的路上大巴经过一段隧道,隧道旁边有很多偶镜。当灯光照射过去,偶镜就像一盏盏等被点亮,非常奇妙。
关于偶镜的知识不难,但是现象却非常有趣。回来查找资料不经意间翻到了程军涛师兄的一片文章,我觉得对出题会有帮助,所以拿出来分享。
探究馆资源分享-真实的镜子
原稿:程军涛
教学过程:
1.呈现第一张PPT(图一),这是从网上搜到的一张实验图片,名字叫《真实的镜子》,介绍的文字说:通过这个镜子“会看到自己的正像”,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讨论发言)
2.我后来联系到该网友,他说这个很简单,只是两面互相垂直的镜子(图二),至于原理他也说不清,你觉得他的说法有问题吗?
学生一:那得扭头看,脸对着一面镜子,而眼睛看着另一面镜子。
学生二:这样可以,但是在中缝那里不行,要么在左边看,要么在右边看,在中间不行。
3.每人发两块镜子,检验自己的想法,弄清楚自己的想法是哪里出错了?观察的过程中是否还发现了新的问题?
学生一:我发现了怪现象,如果闭着一只眼睛看,中缝总是挡着睁的眼,为什么?
教学思路:《真实的镜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物理实验,平面镜成像总是左右颠倒的,但是从这面“真实的镜子”里能看到自己的正像(图三):
但是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整个实验装置和现象展示给学生,学生马上就会觉得自己理解了,因为“眼见为实”,他们很难再主动去发现问题。而实际上这个现象还可以挖掘有意思的问题,通过透彻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现象。
所以教师先不发镜子给学生,让学生分析网上说的实验效果是否可能,让学生判断别人的做法是否可行。这样离开实物来思考,学生就会冒出很多错误的想法,等看到实际现象的时候,学生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分析自己原先的想法,琢磨是哪里出问题了。
把实际现象与自己的疑惑结合起来想通了,学生也就更透彻地理解了。学生动脑筋了,这个实验可能也就更充分地发挥了其价值。
探究馆还有许多关于镜子的资源,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哦!
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