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用户推荐指数
自我提升
类型
9.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2千字
字数
201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影响全球的家教图书,给中国父母巨大帮助,让你成为真正的好家长。
内容简介
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目录
版权信息
来自各方的盛赞
作者简介
中文版序言 给中国读者的一份祝福
英文版 序言
谢辞
如何阅读本书
第1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以及来自家长的故事
第2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建议、常见问题 以及来自家长的故事
第3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注意事项、常见问题 以及家长的故事
第三部分 更多关于“解决问题” 的建议和事例
第4章 鼓励孩子自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建议、常见问题 以及来自家长的故事
第5章 学会赞赏孩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建议、常见问题以及来自家长的故事
第6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来自家长的故事——现在和过去
第7章 融会贯通
附录1 译者深入解读
附录2 这本书来到中国的美丽故事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讲座服务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53个评分
确认
取消
确认
取消
Judy
2023-12-10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孩子沟通问题-技巧-训练-反馈
很多时候道理听了很多、悟了很多,却依然过不好当下,解决不好眼前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十分佩服这本书的写作方式:1、场景带入:每一节都从日常的孩子对话 / 漫画开始,让你看到这不就是你跟孩子的日常嘛,经常否定他的感受 / 讲太多道理 / 评价他的个性 / 帮他做决定…2、引发重视:还让你写下来,你现在的应对方式 / 孩子的感受,多么糟糕。3、给出技巧:给 3-5 条小技巧,十分简单,比如安静倾听、啊哦的回复、描述他的感受…4、训练技巧:给出案例,让你把之前的对话写下来,把现在的对话也写下来,制定计划,今天要做哪些改变。还没完,上面是每一节的第一部分,从问题到技巧,每一节还有第二部分,训练技巧后的反馈。5、常见问题:把实操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场景对话列出来,一一给出建议。6、家长故事:给出 2-3 个实操故事,前后的变化和实际中的逐步改变,妥妥的继续引导你实操。从场景入手,给出背景和目的,引发思考,再逐步给出解决方案,这是引人入胜的课程 / 文章的结构。训练 + 训练后的反馈,就是让一本书不停留在 “鸡汤” 的关键,去实操、去发现问题、去迭代。除了结构之外,这本书十分易读,且让人会心一笑,在于用了非常多漫画对比图,让人惊奇,只需要简单的改变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吗?简单易行且有奇效的对话技巧。给一个我自己的案例。娃外出回来一直哭闹 + 尖叫,我真没搞清楚她要什么。我:(共情一下)看出来你真的好生气她好像没反应,在电梯上蹬脚我:(吓得直说我的感受和期望)我好害怕电梯会掉下去,我希望快点回到家里她依然蹬脚,继续尖叫我:(我有点想踹她,忍住)啊,终于到了,还好电梯没有掉下去她不打算进家门,往外走尖叫我:(给她擦鼻涕,她抗拒,我不生气,也没讲道理)你真的生气了,我可以做点什么吗?她:(继续哭了好一会)妈妈,我要回停车场拿自行车。我:好,马上走。(完全没有流露出:这点事儿咱不能先说吗,哭这半天是为啥)不知道下次不如意的时候,她还会不会如此,我想用行动告诉她,她可以哭一会,哭好了说需求,能大概率被满足。这个案例跟文中最后一章一样,叫做融会贯通,其实也是说现实场景复杂、每个孩子的个性 / 反应都不尽相同,没有啥标准答案和立竿见影的特效药,且行且学习成长吧!
转发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2
9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确认
取消
吕利
2024-08-17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该书在美国畅销 300 多万册,并被翻译成 30 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地赞誉两位作者,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这套语言是那样行之有效,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 “如何说?”“怎么听?” 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建立这个快乐沟通的平台,围绕 “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 30 种技巧, 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转发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评论
8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确认
取消
禅客
2022-06-28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读完让人忍不住想去实践的书
相信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并且在自己的引导下能够行为得体、出类拔萃。因此,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一场马拉松赛事已经开始了。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觉得自己有些迷茫和力不从心,有时看着自己的孩子,不禁觉得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被教育成这样;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乖,自己家的却只会乱发脾气,不听劝告。 也就是在不断的与孩子冲突、对抗过程中,我渐渐感到不能再这样教育孩子了。首先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然而在我的要求和教育下,孩子总会表现出焦虑和不安,似乎为了迎合我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但在她妈妈那里又会肆意的发泄情绪,我看得出,她有时并不快乐,而家长也因此会产生矛盾和纠纷,这已经违背了我对孩子的教育初衷。其次,我发觉孩子的情绪化多半是受到大人影响的,最印象深刻的是女儿发脾气时的皱起眉头的小眼神和我发脾气时几乎是一模一样。我一方面在对她提出要求,让孩子克制情绪、学会表达,但自己却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在影响着她,因此,孩子的情绪问题到底该谁负责呢?最后,我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乖的认识是有问题的。不去违背父母的意愿、尽力迎合他人的感受、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最后发觉我已经不再是我,我到底是谁?我们 80 后的一代人很多都是在这样的这样的期许下成长的,要让他人觉得我是一个乖孩子。然而,等走向社会时,就会发觉我能否融入社会、能否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你到底乖不乖没任何的关系,反而那些小时候充满个性的同学却在社会上闯出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我不禁感慨,难道我也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历这样的生活吗? 在这种迷茫、困惑、懊悔、纠结等情形下,我尝试阅读一些育儿教育书,也听一些课程帮助我梳理目前的状况,然而,很多空洞的理论和难以实现的方式让我望而却步。因此,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因为大道理我已经看的够多,然而在激动过后,留给我的依旧是一堆问题和失败的经历。 但幸好我邂逅了这本书,也耐心的看完了这本书,我很肯定地说,这本书是一本让人忍不住想去用书种方法去试一试的书。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最明显的感受是这本书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它没有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概念,连所谓的专有名词都很少,让我这种心理学、教育学的门外汉感到这本书就是写给我这种非专业人士看的。同时,书中列举的很多问题都是孩子和我身上都看到过的情景,觉得这样的描述有一种熟悉而耐人寻味的感觉。举个例子就是孩子洗澡前拖延的问题,在以前我经常催促孩子快点洗澡,否则大冬天晚上很冷,容易生病。可你越是这样说,孩子越是不听,最后经常演变为我大声吼叫,孩子一边哭一边跑进浴室,心不甘情不愿的洗澡。在学习了书里的一个技巧后,我尝试着和孩子说,我觉得你能在我放完一首歌前,进浴室洗澡,如果你做到了,你就赢了。随后我会放一段一分钟左右的儿歌,孩子会很开心的进去洗澡,因为她觉得我觉得她可以。很多时候,我们不用懂得很多道理,我们只想知道面对各种育儿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而这本书恰好做到了这点,特别是在尝试过几个技巧后,和孩子的沟通有了不小的改进后,我更愿意去学习、实践、思考了。 在阅读的结尾,我发现和孩子沟通,最主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用双方可以接受的条件,实现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通过父母的引导,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之路。同时,它的附加作用是让作为教育者的父母的人生得以升华。
# 每天读点书
转发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评论
4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查看全部16条书评 出版方 青豆书坊
青豆书坊,成立于2007年,策划发行的图书以人文社科为主,注重图书品质,在家庭教育、心灵自助、文化历史以及文学方面都形成一系列有影响的产品,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青豆书坊的主要图书类别有家教、文史、哲思、社科、心灵、两性、文学、童书。主要家教课程有“如何说孩子才会听”HTT国外认证师资培训课程、“平和式教养法”工作坊课程。主要活动有2015年“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百场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