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隙积术

第二节 隙积术

等差级数问题在宋元时代发展为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这一课题的开创者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沈括研究了《九章算术》的刍童等立体体积公式(见第四节),认为已相当完备,但是,没有求隙积的方法。隙积就是积之有隙者,如将一颗颗棋子、坛、罐等垒起来,如图34,虽然有刍童的形状,但因有刻缺空隙,若用刍童术求积,数值偏小。沈括便提出了隙积术。设隙积的上底宽a1,长b1,下底宽a2,长b2,高n层,且a2-a1-b2-b1=n-1,沈括提出的隙积术是:

图34 隙积 即刍童状隙积中物件的个数比刍童体积多n/6×(a2-a1)。隙积术实际上是一个二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

级数

a1

b1(a1+1)(b1+1)

(a1+2)(b1+2)

(a1+3)(b1+3)

(a1+4)(b1+4) …

一阶差

a1+b1+1

a1+b1+3

a1+b1+5

a1+b1+7 …

二阶差

2

2

2

2 …

南宋杨辉《详解九章算法》以各种菓子垛比类《九章》的立体。其中刍童形菓子垛与沈括的隙积术相同。四隅垛(比类方锥、阳马)的求积公式为:

方垛(比类方亭)的求积公式为:

三角垛(比类鳖臑)的求积公式为:

不难看出,这都是二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同时,可以看出,在沈括的隙积术中令

a1=b1=1,a2=b2=n,便是杨辉的四隅垛公式;令a1=b1,a2=b2,便是杨辉的方垛公式;令a1=1,b1=2,a2=n,b2=n+1,便成为两个三角垛之和 两端除以2,便得到杨辉的三角垛公式。

相关推荐

【原】植树用的树苗是怎么来的
office365登陆账号没有反应

【原】植树用的树苗是怎么来的

📅 08-12 👁️ 8206
灯泡简笔画大全步骤(高清17张)
office365登陆账号没有反应

灯泡简笔画大全步骤(高清17张)

📅 07-27 👁️ 7907
青藏高原在哪里(青藏高原属于哪个省份)
外勤365官方网站

青藏高原在哪里(青藏高原属于哪个省份)

📅 08-15 👁️ 5098
MSN邮箱注册教程
约彩365苹果在线安装

MSN邮箱注册教程

📅 08-16 👁️ 1277
魔界裂缝在哪里怎么进(魔界裂缝boss攻略)
约彩365苹果在线安装

魔界裂缝在哪里怎么进(魔界裂缝boss攻略)

📅 06-30 👁️ 9220
重大突破!盘点全国25个主推小西瓜品种,其中一个已打破国外垄断